NewzForYou.

NewzForYou.

澳洲首批萊豬輸台!檢出萊克多巴胺引發消費者擔憂

澳洲首批萊豬輸台!檢出萊克多巴胺引發消費者擔憂

根據食藥署的報告,截至2024年,台灣尚未有任何萊克多巴胺豬肉的進口紀錄。然而,今年4月29日,從澳洲進口的一批22.99公噸的豬肉其他可食部分,檢測出0.001PPM的萊克多巴胺,首度成為台灣市場上出現的含萊劑豬肉。
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鄧惟中指出,儘管政府呼籲業者需標示豬肉的產地,但如果業者不進行標示,且這些豬肉被用於加工品或其他形式,消費者將無法得知其實際來源。台灣於2021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,相關規定已對不同豬肉部位訂定萊克多巴胺的容許殘留量。
衛生福利部的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為止,台灣的豬肉進口量已超過42,000噸,其中其他可食部位的進口量也接近9,727公噸,以加拿大進口量最多,達19,728噸,西班牙則排第二。雖然澳洲不是主要豬肉進口來源,但此次檢出萊克多巴胺的事件引發了消費者的擔憂。
鄧惟中強調,目前市場上進口的豬肉流向不明。消基會的抽驗結果顯示,在600件豬肉產品中僅有2件為美國豬肉,表示市場上進口豬肉的比例及來源尚需改善,特別是在進口豬肉可能被用於加工食品下,消費者若不想接觸到萊克多巴胺,選擇有國產標章的豬肉顯得尤為重要。